来源:实况网 | 2024-02-02 09:29:18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徐建伟书法鉴赏
虞世南在《笔髓论》云:“兵无常阵,字无常体矣,谓如水火,势多不定,故云字无常定也”。自古以来对书法艺术的评论都是仁者见仁的,这是因各人的审美观不同而决定的,这无可厚非不但有一点是共识,那就是你的作品是走传统有承袭正路而来呢?还是与“野路子”的杂耍式风格示人。
清代书法家刘熙载也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人,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我国古代书法大家写出来的字体也各有所长,自成一脉。刚直忠义的颜真卿,创造出雄浑大度的颜体字;性情旷达、放荡不羁的张旭、怀素则写出龙飞凤舞、气势非凡的狂草,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出自于王羲之的手笔,他的字天人合一,潇洒、自然、妙趣横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真正堪称大家的很多,当然也不乏浪得虚名的“江湖”者,笔者觉得书法艺术能从传统中来,法度中有出处、有传承痕迹的才经得起时间检验,也才是真正的书法家,特别是各体等能的书家在当代还真的不多。
姓名:徐建伟笔名:若木(若墨)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系中国翰墨书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翰墨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王铎书画院名誉院长(特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张家港书法家协会会员。早年师从常熟市艺术学院吕守仁老师,1989年毕业于江苏省盐城市书法专业学院,师从刘于敬老师,深造于中国书法函授大学毕业。同年参加《秦海杯》全国书法大赛,荣获全国奖(优秀奖)1990年,参加庆祝建国50周年“华夏之星奖”中国书画艺术交流展中荣获佳作奖,2003年8月参加湖南省文联举办的一纪念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四十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铜奖,2005年参加首届王铎杯全国书法大赛中荣获金奖,2005年8月参加颜真卿诞展1295周年国际书法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08年参加献给祖国、献给母亲中国书法名家大赛中获金奖,锦丰镇才艺书法大赛第一名,首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书法大赛获奖,作品远销美国台湾等地,深受书法同道及收藏拍卖界的青睐,其润格3000元/平米。
近年来艺术成就:
在2018年全国“翰墨杯”诗书画大奖赛中书法作品荣获成人组金奖;
2020年参加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协会中获书法一等奖。
2020年参加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城清韵时代新风》书法比赛中获优秀奖。
在2022年“喜迎二十大,再创新辉煌”全国书画大奖赛中,作品又勇夺成人组金奖。
2023年参加江苏省张家港市《文明张家港书画新时代》书法大赛中获三等奖 同年江苏省张家港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主题公益广告书法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同年参加江苏省苏州市"天堂美夕阳红"书画影大赛中获二等奖。书法作品被江苏省苏州市楹联文化基地收藏。
系中华全国金鼎文化艺术名家榜入榜艺术家。
作品巜唐诗 ·〈咏柳 〉·〈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
王羲之在《用笔赋》中提到书法的“藏骨抱筋”。论书法之“筋、骨、血、肉”之说始于晋代,卫夫人也在其《笔阵图》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这种理论被后世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并不断有新的论说。宋代苏轼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米芾说:“字要有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宋以来,书法的“筋、骨、血、肉”,被公认为点画审美的最高标准。关于书法如何才能具备筋骨血肉,笔者也不必在此过多赘述,大家有兴趣可网上搜索。笔者之所以借历史名家之论在此“普及”,是想说:从徐老师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书法作品的筋骨血肉。
徐老师书法,总的一句话是远绍晋唐,深得二王帖学风韵,并在此基础上遍临历史上诸如:黄庭坚、米芾、王铎等名帖,在书法艺术的探求上是下了功夫的。观其庄重稳健法严的楷书;仙风道骨、清雅不俗的隶书;汪洋恣肆、飘逸古奇瑰美之行草等,都深得传统名家之要契。作品在法度严谨臻美同时,俱备古意神韵兼容并蓄,从而使得徐老师书法作品,有法而而依、且自成一家之风貌,这着实是一个书家难得之境界。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迨及现当代,其艺术理论与世界艺术相融,强调书法家的主体意识,主张书中有我,书人合一之道,以抒情达意为旨归,不取貌遗神、刻板仿写,那种仅在师古与技法上打转转是不可取的。所谓个性的才是艺术的,说白了就是要有自己灵魂的人文精神渗透于纸才可称“作品”。千百年来,所有集大成的书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一个书法家若仅仅只掌握了书法的笔法、字法、本着书法内在的艺术法则与墨法等诸多技能,以表现写字过程中的流丽等为能,那确实其书法表现形式肯定是苍白无力的;会被行家认为仅此而已,也会让资深艺术评论者觉得缺乏生命力。多言及最多不过书奴字匠也。诚然,只有通过书法创作、表达了书家自己对于外在世界的认识、感觉,寄托了书家的思想与感情的的书法作品。才算得上伟大不朽的艺术品。这样也才会不计工拙而都具备艺术价值之真正原因。如右军之稧帖,如颜鲁公之《祭侄》,又如东坡之《黄州诗帖》,或如谢无量、徐生翁、弘一诸师中晚期自成一体的风格书法就是这样。而让笔者高兴的是,在徐老师的书法中,我们也看到了他所表达的精神世界,看到了他于书法创作中所表达出的他所感觉到的这个世界之美。这种美体现在诸多事物中,而表现外化为书法。不激不厉、冲淡宁静,自有种致人以远的逸气。所谓字外功夫,说的就是这般境界。
笔法如何是评判一个书法家底蕴的重要标准之一,徐老师书法,其笔意都是活的,也只有活笔。才会有美感而得趣。对此,现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有过深切感受。他说,“……所以我答复书法朋友们的询问,只讲‘无死笔’三字。就是说,写字无死笔,不管你怎样的组织,它都是好字。”“一有死笔,就不可医治了。”在论及“二王”之书时,他又说,“未必皆巧,而各有奇趣,甚者愈拙而愈妍,以其笔意皆活,随意可生姿态出。”
“起、行、收、提、按、转、折”是书法笔法的七大要素,然后如何让这些构建书法艺术之美的“部件”有生命而灵动活起来,这是广大书家一生都在追求的。不难看出,在用笔方面,徐老师追求一个“活”字可谓是下了苦功的,这一点从他各体作品的表现中能体会到。很多书家终其一生书写,可始终未得灵动活笔之法,我们常听说的“老干部”体就是这样,你要说写吧他们也花了时间下了功夫,可作品一出就看不到灵动之气。可以说他们大多没悟到要用各自灵魂去书写才会有真正令人信服的作品这一真谛,一切还是照葫芦画样样的死板套路是难出佳作的。所以能否将笔用话而跃于纸上,才是体现一个真正书家“技术”方面的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象徐老师这种日常从事书法教学的,若这方面达不到炉火纯青之境界,那是让学生难以信服的。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书法艺术尤为如此,没有几十年前期沉淀,没有文化知识作为底蕴支撑,欲成一家之风格是不可能的。历年来他的作品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屡屡获奖,特别是在2018年全国翰墨杯诗书画大奖赛中他的书法作品荣获书法组金奖;在2020年中华全国金鼎文化艺术名家榜遴选中;其作品又被评为入榜作品;2023年其大作巜唐诗 ·〈咏柳 〉·〈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又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更是直接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其水平殊荣可见一斑。
当然艺无止境,徐老师对笔者说:“书法艺术的高峰我还只在半山腰,离峰顶尚有很多坡要爬”。相信谦逊的治学态度,徐老师一定能攀上书法艺术之巅。以上是笔者对徐老师作品及为人欣赏的刍荛之见,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艺术作品的品鉴也是黄瓜白菜是各有所爱的,仁者见仁也是文化艺术界的常见观点,抛砖引玉以求大家各抒己见。